当前位置:首页>本地聚焦>正文

扬州林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解析

时间:2025-07-02作者:百晓生阅读:6分类:本地聚焦

  扬州林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解析

  近年来,扬州市林业局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,通过政策引领、技术赋能和资源整合等多维度举措,全面指导辖区内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。以下从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市级部门对我市林业工作的具体指导路径。

  政策护航: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构建制度保障

  2023年11月,扬州市财政局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印发《扬州市林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,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涵盖生态修复、产业升级和有害生物防治等领域,通过"以奖代补"方式激发基层创新活力。该政策如同为林业发展安装"导航系统",既划定生态红线,又开辟绿色通道——例如对公益林管护实行分级补偿,相当于为每棵生态树办理"养老保险"。同期出台的《市级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更形成政策组合拳,将林业治理纳入大环保体系协同推进。

  在具体实施层面,市级层面于2023年9月召开全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,组织各县区农委分管负责人、林业科站长等百余人参与政策解读,要求"像保护耕地一样严守林地红线"。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传导机制,确保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。

  技术赋能:三级指导网络破解基层难题

  市级林业技术指导体系呈现"金字塔"结构:顶端是扬州市局专家团队提供战略指导,中层的邗江区等区级指导站负责技术转化,基层的扬中市林业技术指导站则直接服务林农。今年春季松材线虫病高发期,该体系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市级专家携带分子检测设备下沉乡镇,区级人员组织无人机飞防,基层站点实施枯死木清理,形成"天空地一体化"防治网络。

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扬中市林业技术指导站的创新实践。该单位将安全生产标准与病虫害防治结合,开发出"林木健康档案"管理系统,通过扫码即可查询树木生长史和用药记录,这种"树木身份证"模式已在全市推广。技术指导不是单向输出,而是形成"问题发现-会诊解决-经验反哺"的闭环,如同给林业工作者配备随时在线的"数字导师"。

  机制创新:林长制推动治理效能升级

  今年4月,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张长金以市级副林长身份开展巡林工作,现场督办湿地公园建设滞缓问题,要求"用文化笔触描绘生态画卷"。这场看似常规的巡查实则蕴含深意——扬州市创新推行"林长+文旅"模式,将生态建设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。陪同巡查的市局副局长沈万林介绍,该机制已促成12个生态文旅项目落地,相当于给每片林子配备"项目管家"。

  在资源调配方面,市级建立"智慧林业"云平台,通过卫星遥感+地面监测动态掌握森林资源变化。去年汛期,该系统提前48小时预警仪征市某林地滑坡风险,紧急调配3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加固工程。这种"天眼+人防"的监管模式,让资源调度像快递分拣般精准高效。

  从政策设计到田间地头,扬州市局的指导工作始终贯穿着"致广大而尽精微"的治理智慧。当制度保障成为根基、技术创新化作血脉、机制创新构成筋骨,这片千年绿杨城郭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对于林业工作者而言,这是最有力的支持;对市民而言,这是看得见的生态福祉;对历史而言,这是当代人写给未来的绿色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