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本地聚焦>正文

扬州多维联动护航暑期安全

时间:2025-07-01作者:小雅阅读:6分类:本地聚焦

  扬州多维联动护航暑期安全

  随着暑期来临,江苏省扬州市多部门联动,以创新形式开展了一系列覆盖消防安全、防溺水、法治教育等领域的暑期安全教育活动。这些举措不仅针对学生群体,还通过“小手拉大手”模式辐射家庭与社会,构建了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络。以下从多个维度呈现扬州暑期安全教育的特色实践与深远意义。

  多维联动:从消防演练到防溺水实景教学

  6月30日,扬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小朋友体验消防装备、学习灭火知识,通过互动式教学将抽象的消防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。同日,宝应县公安局民警在校园池塘边开展防溺水实景演练,模拟落水救援场景,教授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,以“沉浸式体验”强化学生的风险应对能力。这种“部门+学校”的协作模式,打破了传统安全教育“纸上谈兵”的局限,让知识传授与实操训练无缝衔接。

  政策护航:治本攻坚行动筑牢安全底线

  扬州市政府于7月28日专题部署暑期学生安全工作,强调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(2024-2026年)为抓手,推进校园安全体系化建设。会议指出,需补齐县域安全能力短板,将“润心行动”与生命健康教育深度融合,例如通过“安全一日研学”活动,持续提升全民自救互救技能。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,为基层实践提供了资源保障与方向指引。

  法治赋能:普法短剧与专题课堂双管齐下

  扬州市司法局联合教育部门推出“专‘暑’普法”计划,覆盖防溺水、交通、网络诈骗等热点议题。邗江区法院法官在美琪学校散学仪式上开设“法治专讲”,以真实案例解析法律条文;律师则通过“法护青春”网络安全课,警示学生远离游戏沉迷与网络陷阱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当地创新采用“三微”平台(微博、微信、微视频)推送普法短剧,将枯燥的法条转化为11期生动的情景剧,累计触达2万余人次。这种“线下宣讲+线上传播”的组合拳,显著提升了青少年的法律认知与应变能力。

  创新载体:从研学实践到家庭协同

  “安全一日研学”活动是扬州今年的亮点之一。学生通过模拟火灾逃生、急救包扎等场景,在互动中掌握关键技能,同时带动家长参与学习,形成“教育一个孩子,影响一个家庭”的辐射效应。此外,多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普展演、互动问答等活动,进一步丰富了安全教育的呈现形式。例如,消防员通过穿戴装备演示、逃生路线绘制等环节,让低龄学生直观理解复杂的安全概念。

  长效视角:安全教育与假期全周期衔接

  扬州将安全教育嵌入“放假第一课”“暑期第一课”“开学第一课”三大节点,形成闭环管理。在散学典礼、暑期社区活动、返校仪式中持续强化安全意识,避免教育“一阵风”现象。这种贯穿假期始终的设计,确保了安全意识的持续浸润,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

  结语:扬州的暑期安全教育实践,既是回应社会关切的民生工程,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从消防员的防护服到法官的法槌,从池塘边的急救演示到手机屏上的普法短剧,这座城市正以多元化的教育形态,为青少年编织一张看不见却无比坚实的安全网。而这背后,是政策、技术、人文三重力量的共同托举——唯有如此,方能真正实现“平安假期”的承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