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本地聚焦>正文

扬州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
时间:2025-06-19作者:小张阅读:105分类:本地聚焦

  扬州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
 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正以航空产业为突破口,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这座兼具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创新基因的城市,如何将“航空梦”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极?让我们从政策、技术、产业链等多维度展开分析。

  政策东风:顶层设计下的产业蓝图

  2024年5月出台的《扬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》为产业发展锚定方向,明确提出到2026年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。这一政策不仅涵盖技术研发、应用场景拓展,更通过“投融资、用地、人才”三位一体的扶持机制,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。例如,总投资30亿元的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项目,正是政策红利转化为实体投资的典型案例。地方政府将2025年定位为“实干争先年”,通过低空经济主题发展大会等平台,吸引行业龙头与科研机构形成合力,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模式已初见成效。

  技术创新: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跨越

  中航工业沈阳所扬州院的成长轨迹堪称技术转化的范本。该机构凭借航空材料研发与飞行器设计领域的突破,相继斩获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”“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”等称号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扬州航空馆正成为技术展示与科普教育的双栖平台,其展出的国产民机关键部件,直观呈现了技术迭代的加速度。而正在建设的华东航空谷,则通过集聚航空科技实验室、研究生院等机构,形成“研发-中试-量产”的创新闭环。这种“学术尖塔”与“产业地基”的无缝衔接,犹如为航空产业装上了复合引擎。

  产业链整合:补链强链的扬州解法

  生态科技新城采取“精准招商+生态培育”的组合策略,重点围绕低空经济、商业航天等环节补链。以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为核心,周边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、测试验证、运营服务的产业集群。例如,扬州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的设立,既解决了无人机物流、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的监管需求,又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商业化试验场。这种“链主企业引领、配套企业跟进”的模式,使得产业规模如滚雪球般扩大——据最新部署会透露,2025年已有两个航空产业重大项目入选新城发展规划。

  机遇与挑战:站在风口更需理性布局

  尽管扬州航空产业已驶入快车道,但竞争格局中暗藏隐忧。一方面,低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呈现爆发态势,先发优势窗口期有限;另一方面,高端人才储备与一线城市相比仍存差距。对此,新城正通过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平台定向培养人才,同时以“差异化竞争”策略聚焦细分领域,例如将航空材料、无人机适航认证作为突破点。

  未来的扬州航空产业,既需要保持“30亿元级”大项目的牵引力,也要培育更多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作为生态毛细血管。正如业内人士所言:“低空经济的赛道不是短跑,而是需要技术耐力与政策韧性的马拉松。”在这场竞逐中,扬州新城正在用实干的脚步,丈量从产业跟跑到并跑的距离。